內容摘要:職業(yè)教育是對人才的培養(yǎng),走的是實用型路線,以培養(yǎng)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服裝企業(yè)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就應培養(yǎng)供應什么樣的人才。
關鍵詞:服裝設計、教學、實際應用
職業(yè)教育是對人才的培養(yǎng),走的是實用型路線,以培養(yǎng)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服裝企業(yè)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就應培養(yǎng)供應什么樣的人才。當今企業(yè)對服裝設計工作人員不僅僅是只會在紙上畫一張漂亮的效果圖,或者空有一個美妙的構思創(chuàng)意而不能使其變成現實服務于服裝市場。當今世界經濟的信息化、市場化、集成化、網絡化的發(fā)展,使企業(yè)、產品、人才和市場出現了更為激烈的競爭和快速的變化。
服裝專業(yè)是產業(yè)課程,強調知識的應用性,實踐性。在多年的教學中越來越感受到本專業(yè)的設計課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需求,教學活動沒有走向社會,閉門造車,紙上談兵,學生的設計是準理念型的,思維無法拓展,市場應變能力差,不少學生畢業(yè)后都感受到自身所學知識在工作實踐中的應用要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磨合。為此,我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縮短或提前結束學生的這一磨合期,使學生畢業(yè)后走向工作崗位能很快地適應和理順設計與生產和市場。
課程的實用性,既實際結合、與市場結合、與企業(yè)結合、與具體課題結合
目前素描、色彩、三大構成(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作為設計類基礎課程。服裝設計作為設計藝術范疇,自然離不開繪畫基礎,繪畫基礎的訓練不僅是為了畫好服裝畫和設計圖,還關系到對學生審美情趣和形式法則的培養(yǎng)。國內服裝院校的繪畫基礎教學,以往沿襲的多是美術院校傳統的繪畫基礎教學模式,由幾何形體、靜物到石膏像、頭像,再到人體、半身像、全身像,由淺入深逐步進行的訓練。
但服裝設計的繪畫并不需要如此縝密、嚴謹的基本功訓練。一是時間不允許,因為服裝繪畫只是服裝系統工程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應該是對服裝的造型及結構變化、裁制工藝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服裝繪畫表現的是人與服裝的關系,人是*位。必要的人體結構知識,對物體結構、空間、質感等非光影效果的理性表現,以及大量的人體、著衣人物動勢的速寫等短期作業(yè),則是繪畫基礎訓練的主體內容。
設計基礎、效果圖、服裝材料學、時裝畫技法、服飾配件設計、時裝設計、成衣設計課程等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設計的法則和形式規(guī)律,以及形式美、材料美、技術美的辨證關系。培養(yǎng)學生具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現代服裝設計意識和較高的綜合設計技能,建立完整的服裝設計體系概念。一般中小企業(yè)生產流程是設計稿——設計總監(jiān)定稿——打樣版——車樣版——試衣——設計師修正——修版至符合設計意念——樣衣編號——根據市場確定生產數量——采購面料大貨——下單——銷售——售后反饋,基本的這樣一個流程進行著由一個理念轉化成成品的過程。
或許這些我們居多的設計教師都知道這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重點強調時裝畫的技法,怎么樣畫出漂亮的時裝效果圖的,忽略了設計的實用性和可生產性。作品多數是注重體現創(chuàng)新的理念與藝術形式,具有先導性文化特征,與作為商品的服裝尚有很大距離,故服裝本身的內在品質性因素往往不被學生所重視,以致時常出現學生參賽獲獎,但卻搞不好日常生活中的時尚服裝,到企業(yè)也勝任不了設計工作,究其原因就是學生對服裝設計的理解認識不夠,對服裝本身實質性的技術技能掌握不到位,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在專業(yè)認識上要給予正確引導。
一方面,提倡學生要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藝術修養(yǎng),積極參與專業(yè)大賽,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形式美及前衛(wèi)時尚的敏銳感受力,使其具有超前的設計意識、設計理念。另方面,要強調學生對服裝本質的認識,立足于學習服裝結構、工藝技術方面所表現出的美,做到用良好的美感形式體現服裝的功能價值;以得體的穿著效果展示高品位的內涵,樹立起正確的設計意識及理念。
由此看來,在專業(yè)課程設置方面還要進一步地改進和完善。與實際結合、與市場結合、與企業(yè)結合、與具體課題結合,是服裝設計專業(yè)與企業(yè)結合的目的所在。與具體課題結合以后,市場的瞬息萬變會迫使教師不斷更新、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可以防止空對空地講解設計理念。